TOP

陈德铭: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多种挑战
2011-11-09 14:10:49 来源: 作者: 【 】 浏览:968次 评论:0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在法国戛纳接受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就中美贸易、人民币汇率和欧债危机等问题,阐释了中方立场。

  美国应放宽对华出口管制

  有观点称,美参议院日前通过货币法案只是针对中国。陈德铭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货币法案是针对世界上所有拥有货币的国家,但希望法案不要成“法”成“案”,否则,美国将会开启违反国际条约义务的先例。“我不希望发生贸易摩擦,甚至爆发贸易战,这对中美两国都没有好处,直接损害的是中美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利益。”

  陈德铭强调,如果中国的整体贸易是平衡的,只是与某一个大国出现了较大的贸易不平衡,这就不是汇率问题。他深入分析了中美顺差的来源和结构。去年,中美顺差几乎占到中国顺差的全部,其中75%来自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与美国贸易为零顺差。因此,美国议员攻击中国扶持国有企业导致贸易顺差是毫无道理的。美国企业在中国、在海外赚取大量的利润后反哺母公司,有助于其母公司应对危机、渡过困难,同时使美国消费者在金融危机的困难时刻仍能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造成中美顺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的贸易管制。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扩大进口,尤其是从美国进口,非常遗憾的是,美国进行贸易体制改革后,对国别进行了分类,中国被放在最严格限制的一类。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有2000多种涉及军民两用,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报批。而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美国去年对华新增贸易解决了50万人就业。如果放宽出口管制,将直接有利于奥巴马总统就业计划的实施。

  人民币汇率处于基本合理区间

  中国带给G20峰会最大的礼物是什么?在陈德铭看来,是保持了9%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是10个月来近3万亿美元且基本平衡的贸易。

  陈德铭说,中国“调结构、转方式、促平衡”取得了积极成效,2008年以来进口增速连年超过出口增速,去年快7.5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快5个百分点。期间,贸易规模逐年增加,贸易顺差绝对值逐年减少,2009年顺差在上年2900亿美元的基础上大幅缩减,为1900亿美元;2010年为1800亿美元;今年1—10月,贸易增长24%以上,顺差却减少了15%,预计全年顺差大幅下降。

  陈德铭特别指出,当前人民币汇率基本处于合理区间。我国贸易顺差与GDP之比仅为1个多百分点,如果加上国际资本的异动,整个国际收支顺差与GDP之比也远小于3%,由于国际上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不断,国际资本大量异常流入,给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带来了不必要的困难。

  支持欧盟积极应对当前困难

  谈及欧债危机,陈德铭分析说,欧盟和欧元区治理主权债务危机的方法主要是增税、裁员和减债,这些都将影响到欧洲人民的收入和私营经济,消费会出现萎缩或增长缓慢。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欧元区近期的消费出现下滑趋势。

  他表示,欧盟是中国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经贸关系十分紧密。我们鼓励企业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开展贸易,也注重扩大从欧盟、欧元区及顺差国家的进口,与欧洲一道共同克服困难。今年1—9月中国从欧盟进口增加了30%以上。中国还组织各种类型的赴欧采购团,帮助企业了解欧洲。当然,我们希望欧洲也鼓励私人消费,扩大自己的市场,为欧洲的经济恢复创造条件。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多种挑战

  在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多种挑战。陈德铭分析指出,一是部分国家实施投资保护主义,虽然口头上表示欢迎中国企业投资,但实际上安全审查政策非常不透明,即便一个小小的螺纹钢工厂也会被认为“影响国家安全”。二是地区不安全,投资企业受到影响。三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走出去”金融汇兑风险大、成本高。此外,个别国家还带着冷战思维、意识形态,炒作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投资带来的不安全。

  陈德铭表示,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他特别提出,中国的国有企业以股份制改革为取向,对外投资合作同样要遵守当地法律、回报社会。投资可以促进和拉动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的情况下,投资显得尤为重要,希望更多国家以非常开放的姿态接受中国企业“走出去”。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商务部、中国企业、欧债危机、进出口、贸易、汇率、人民币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参与“全球.. 下一篇出口会不会遭遇寒冬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