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培育堪当强军重任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2015-07-17 16:17:13 来源: 作者: 【 】 浏览:1345次 评论:0

“成大业者,首在立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是习主席向全军官兵发出的伟大号召,激起了军营内外的强烈共鸣,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一时间,争当“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成为当代中国军人献身强军实践、勇担历史重任的庄严宣示和自觉行动。我们要积极响应习主席的伟大号召,灵魂上再“补钙”,本事上再“升级”,血性上再“淬火”,品德上再“提纯”,真正立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切实肩负起强军兴军的历史使命。

固本培元铸灵魂

“魂者,器物之统摄也”。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有灵魂”是引领,也是首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民军队的政治底色,坚决听党指挥是革命军人的最高政治品格。纵览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占领思想、铸牢军魂,正是我们脱胎换骨、所向披靡的根本力量所在。新形势下,铸魂与蛀魂的无声较量、培育与侵蚀的无形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歇。按照信念坚定、听党指挥的要求固本培元,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灵魂工程。

在纯净思想中坚定信仰信念。“用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部队”,是我党对军队进行革命化改造的成功经验,这种“贯注”是在激烈的思想文化交锋中完成的,是在军人的灵魂深处搞建设、作斗争。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尖锐复杂,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们搞“和平演变”“颜色革命”,加紧实施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妄图把我军的思想搞乱,把军队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一些不良思想侵蚀部队;军队中有的人信仰缺失,不信马列信鬼神,灵魂落满尘埃,政治上“伪忠诚”“两面人”。构筑崇高理想信念的基石,必须从打扫军人的精神世界开始,在纯净思想上寻找答案。要用党的科学理论培塑精神家园,在官兵心田播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信赖。持续做好政治形势、社会思潮、部队思想的跟踪分析,主动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增强官兵对各种错误思想的免疫力,保持思想清醒和政治定力。把铸牢军魂与净化心灵统一起来,紧密联系实际改造主观世界,提升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把党的意志主张转化成为自觉行动。

在知史明鉴中凝固集体记忆。历史告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过怎样的路,启发我们今后走向何方。党史军史充满了信仰的力量,书写了党指挥枪的形成与发展,蕴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我军军魂的集体记忆。现在一些年轻同志对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缺乏深入了解,有些人刻意抹黑我们的领袖和英雄,歪曲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有可能引发党指挥枪的认同危机,割断优良传统的代际延续。要多读正史信史,通过权威教材和资料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领悟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必然,明白过去的苦难如何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今天的我们如何续写新的事业篇章。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升华历史记忆,理解当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何能够在白色恐怖中星火燎原,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何能够在世界上风景独好。汲取军史馆、荣誉室、红色影视和老兵故事中的营养,把长期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递下来,让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红色基因跨越时空代代传承。

在敬法畏纪中固化灵魂之毛泽东指出,“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灵魂既靠理想滋养,也靠法纪固化。最高政治原则要用最严密的制度来巩固,最高政治要求要用最刚性的纪律来贯彻。历史上,张国焘另立中央、林彪个人野心膨胀、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等严重挑战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现实中,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执行中央决策指示打折扣、搞变通,信谣传谣,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这不是贯彻力执行力的小问题,而是关系到和平建设时期军队是否听党指挥的大问题。要坚决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体系,自觉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权威,始终做到步调一致、行动一致。在贯彻党章和党的制度上从严、在遵守党和军队纪律上从严、在干部教育管理上从严,养成讲法治、守规矩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决反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工作上的功利选择、落实上的空头表态,防止和纠正信念滑坡、纪律松弛。

学知增能强本事

炉火再旺,锤子不硬也打不出好钉;干劲再大,素质不高也难有作为。本事,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从业之基。有本事,规定的是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体现的是军人的能力要求。“军人生来为战胜,甘将此身常报国”。新一代革命军人有敢打必胜、一剑封喉的真本事,才能让心怀鬼胎的觊觎者望而却步。

在心系打赢矢志打赢中守根本。本事之要,首在守本。军人之本,在于战备。军队是一个武装集团,要随时准备打仗;军人是一种特殊职业,时刻不能忘记自己初衷。面对当前世界格局动荡多变,我国周边形势严峻复杂,海上方向安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维护国家统一、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新一代革命军人凭什么来让党放心?靠什么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应对现实与潜在的威胁?拿什么确保国家安全、民族安宁和人民幸福?虽然维护国家安全有多种选项,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手段。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革命军人有本事,说到底就是要把肩负的使命履行好、把交给的任务完成好,在心系使命中守根本,这既是有本事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本领是否过硬的实际检验。

在丰富知识锤炼技能中消除本领恐慌能打胜仗的能力标准是随着战争实践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还能打胜仗,更不等于将来也能打胜仗。当前,战争基本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部队技术构成日益复杂、知识密集程度也不断提高,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依然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两个能力不够”,说到底是人才队伍能力素质不够。现代战争不再是以往的单打独斗,信息化战争牵涉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陆海空天电网多维战场融为一体,要求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更加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掌握更加精深的现代战争知识。本领差距是最危险的差距,素质短板是最致命的短板。每一名官兵都要强化“本领恐慌”意识,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瞄准强敌练硬功,勇于创新求突破,不断提高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不断在丰富知识锤炼技能中消除“本领恐慌”。

在摔打磨砺攻坚克难中增长本领。习主席指出:“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平时善于磨剑,战时才敢亮剑;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能久远。只有平时扎牢功底、练硬本事,战场上才能制胜于敌。革命军人应坚持“因战而练”,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把科目训全、内容训实、时间训够、质量训好。近几场局部战争中高科技装备的频频亮相,有些官兵认为未来战争打的是高科技、信息化,不需要进行严格细致的军事训练了,殊不知信息化战争瞬息万变、高科技装备精密复杂对官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训练不过硬,应用训练不细致,联合训练不扎实,体系作战能力就有可能“瞬间崩溃”。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真本事是通过真枪实弹、真抓实训、真打实拉、真考实评练出来的。形式主义的花拳绣腿练不出能力素质的“含金量”。只有把演习训练当打仗,真正让训练实起来、严起来,才能让“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底气更足。

练胆聚气激血性

如果把一支军队比作利剑,那么血性就是锋利的剑刃。血性充盈的军队,剑气逼人令敌胆寒;血性缺失的军队,如卷刃之剑,挥之易折斩而不断。自古以来,血性就是军队和军人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有血性是我军战胜强大敌人的制胜密码,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精神利刃,是战胜强军兴军进程中困难挑战的动力引擎,是彰显革命军人意志力量的形象标识。实现强军目标,必须锻造一支充满血性、威震敌胆的人民军队,造就一批批舍生忘死、精忠报国的血性军人。

在增强职能使命意识中强化血性。对于军人而言,血性不是万能的,没有血性却是万万不能的。眼下的军营里,总能感到个别人心存“不是我怕死,而是我是独生子,我死了家人怎么办?”“年年喊狼来了,狼在哪儿呢?”等种种疑惑。如果任其下去,军人的血性就会没了,畏缩不前的懦夫就会多了;敢打胜仗的勇气就会没了,“骄娇二气”就会盛了。这是何等令人痛心、发人深思!军人只有不断强化忠诚使命、献身使命的政治自觉,满怀对胜利的渴求,才能充分激扬血性胆气,做到逢敌亮剑、所向披靡。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清政治军事的关系、胜负因素的转化、人民战争的威力,坚定正义战争必胜的信念,认清战争与和平历来都是对立的统一,害怕战争或逃避战争,绝不能避免战争。认真学习领会新形势下军队使命任务,弄清“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的基本道理,深扎敢打必胜、勇于亮剑的思想根基。

在训练演习和执行任务中砥砺血性。古人云:“教兵之法,练胆为先;练胆之法,习艺为先。艺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和平年代,军人很少置身硝烟弥漫的真实战场,实战化训练演习和执行重大任务成为广大官兵砺胆激气、增智精技、健体强心的重要途径。当前,少数官兵吃苦精神淡化,在训练演习中怕苦怕累怕流血牺牲,这是与军人血性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军人的血性绝不是照着脚本“演”出来的,而是在枪林弹雨中练出来的。要积极投身实战化训练,把练技术练战术与练思想练作风结合起来,在难局险局危局中摔打磨练、砥砺品格,在近似实战环境的生死考验中激发潜能、昂扬斗志。把战备演习、抢险救灾、维和维稳等重大任务当作砥砺军人血性的“磨刀石”“试金石”,在复杂艰巨的条件下加强心理训练,培育舍身报国战斗信念、敢打必胜战斗血性、团结协作战斗品格、沉稳坚韧战斗心理、英勇顽强战斗作风,全面提高战场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打赢能力。

在追求崇高荣誉中激发血性。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是激发军人血性的重要动力。官兵血管里流淌着崇尚荣誉的血液,就会为荣誉而顽强战斗;官兵心田里播下了崇尚荣誉的种子,就会为荣誉而英勇献身。一部人民军队的历史,就是无数先辈崇尚荣誉创造荣誉的历史。每一个英雄称号都凝结着爱党爱国、百战沙场的热血忠魂,每一枚英雄勋章都镌刻着浴血奋战、建功立业的执着追求,每一面英雄锦旗都传颂着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铁血豪情。眼下有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质疑英雄邱少云事迹违背生理学常识,调侃黄继光是假的……这些罔顾事实质疑英雄的背后,是对人民军队崇高荣誉的无知、偏见和反动,更是对军人英雄血性的玷污。要深切感悟军人的特有荣誉,学习英模人物先进事迹,参加仪式纪念活动,从先辈先烈用鲜血生命换来的荣誉功勋、荣誉称号、锦旗奖章中,触摸历史、感悟责任、激扬血性,不断增进对军事职业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激发献身国防的热情和动力。要倍加珍惜已经取得的荣誉,见任务就抢、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作出更大贡献,在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更大的荣誉。

修身立志纯品德

“德者,才之帅也”。国无德不兴,军无德不强,人无德不立。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修身立志纯品德。在强军兴军实践中,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坚守品德高地,加强道德修养,真真实实地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中保持崇高精神追求。精神追求是向上向善的动力之源,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境界,决定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引领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军队是社会结构中的先进群体,军人是先进群体中一员,必须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志存高远,在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中追求崇高,形成报国强军、崇德向善的强大精神势场。当下,有的人心为物役、人为利惑,追求和迷恋“酒绿灯红”的生活,最终消磨了军人的斗志、腐蚀了军人的精神。革命军人要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纯洁思想道德,着力筑牢拒腐蚀、永不沾的思想防线,做到名利面前不失志、美色面前不动心,“爱”之有道、“好”之得当。要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道德标尺,见贤思齐、细照自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修养。要注重把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岗位实践,进入日常养成,躬身笃行,久久为功,使之成为日用不觉的行为习惯、稳步前行的道德根基。

在模范遵守道德规范中坚守高尚人品官德。有位哲人曾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人品官德是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基本要求,是革命军人必须坚持的道德操守。军人是公民更是卫士,既要做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模范,更要恪守军人道德规范。现实生活中,少数人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放松了品德修养,是非荣辱界限不清,言行举止失德失范,特别是徐才厚、谷俊山之流,管灵魂的出卖灵魂,管反腐的带头腐败,管干部的带头买官卖官,讲艰苦奋斗的带头贪图享受,严重冲击了官兵的道德信念,严重败坏了党和军队的形象声誉。新一代革命军人锤炼品德,首先就必须加强学习,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开阔胸襟眼界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精神力量,学以正德,学以养德。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弘扬新风正气,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伟大进程中争当道德楷模。要自觉恪守革命军人职业道德,热爱人民军队,甘于牺牲奉献,在实现强军目标的征程中修身立德、淬火成钢。

在坚持做好小事、管好小节中培养健康情趣爱好。情趣爱好是对人生之乐的体验感知,折射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品格。军队是遂行作战任务的战斗集体,军人的情趣和作风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还直接影响到军队战斗力的强弱。“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一些人蜕化变质,多是从小节小事逐步滑向深渊的。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做格调高雅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就必须以政治生命、个人名节为重,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参加有利于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文体活动,自觉控制交往圈,守规矩,多交益友,坚决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用高雅的生活情趣育人品、立德行。时刻把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同道德规范联系起来、与肩负职责对接起来,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守住底线,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始终怀有敬德畏法之心,时刻握紧道德法纪戒尺,修炼革命军人的“金刚不坏之身”。(责任编辑:陈东阳)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四有   新一代军人 责任编辑:chinapolicy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下一篇新华网评:稳增长、优结构还须多..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