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六一 给孩子和家长6个健康建议
2013-05-31 16:20:37 来源: 作者: 【 】 浏览:1279次 评论:0

    马博士谈营养

  又到了六一儿童节,家长们又在忙着带孩子开心去了。把自己儿时没有享受到的都愿意让孩子享受,同时,更希望孩子长大后有文化、有金钱、有地位。而这些美好愿望的实现,需要一个最基本的基础,那就是健康。有了健康,这一切的实现才有可能,才有意义。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遗传、环境、行为等,其中行为和生活方式尤为重要。一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从小逐步形成的,而且往往会持续影响一生。因此,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培养,不仅给孩子现在的健康带来即时影响,也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和幸福。

  孩子的举止言行首先是模仿成年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彬彬有礼,孩子肯定也懂礼貌、讲文明;有着满口脏话的父母,孩子的语言很难文明。

  对于健康而言也是同样,健康是有家庭聚集性的。父母不爱运动,孩子大多也不喜欢运动;父母经常不吃早餐,孩子也就如此。父母不爱吃的食物,就不会去购买,孩子也就没有机会品尝这些食物。家里口味重的,孩子盐的摄入量也会超过建议量,不利于健康。作为父母,如果每天长时间看电视,抽烟、喝酒,经常吃快餐,喝含糖饮料,不运动,孩子也就效仿。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会对自己的健康带来危害,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其实,很多家族病并不仅是遗传而致,而是因为一个家庭整体的不良生活方式所致。

  为了孩子的将来和健康,为了自己的健康,父母要发挥好言传身教的作用。

  以下几点建议供家长们参考,也算是给孩子的六一礼物吧。

  让孩子参与食物的采购

  家长购买食物时,应该让孩子积极参与。其实,选择食物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好时机。让孩子认识不同的食物,家长应该借此机会,给孩子介绍这些食物的营养特点。例如,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奶类的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钙,有利于骨骼的健康等等。这样,在生活中循序渐进地给孩子灌输了营养健康知识。这也需要家长不断学习和积累,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在营养知识方面“充了电”。

  让孩子参与食物的烹调

  目前,很多成家的80后,做饭成了件很难的事情。有些小伙子都觉得能娶到一个会做饭的姑娘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到处炫耀:“我娶的老婆会做饭。”这在十几年前都被看做是一件可笑的事。但同时,也该让我们做父母的反思了。

  许多父母不让孩子参与烹调食物的过程,怕孩子伤着、烫着。其实,参与食物的准备、烹调,不仅可以让孩子加深对食物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简到繁,让孩子学会一些菜肴的烹调,同时把清淡饮食、少油少盐的健康理念带给孩子。孩子终归要长大,要离开父母,也会为人父母,你连最起码的做饭都没教会孩子,你让他们怎么面对自己的新生活和自己的后代呢?

  让孩子参与餐具的摆放

  吃饭时,一些家长把一切准备好后再请孩子吃饭。天长日久,孩子习以为常,觉得父母这么做是自然的事情。其实,生活中应该让孩子参与摆放餐具、端菜盛粥的过程。同时,给孩子传授些就餐的礼仪,如入座的次序、夹菜的方式等。尤其是家里来客人时,更应该让孩子参与招待、照顾客人的过程。

  给孩子选择食物空间

  有些孩子吃饭时挑挑拣拣,喜欢吃的吃不够,不喜欢吃的一点不吃,这和家长从小的喂养行为有关。过早给孩子添加食物,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容易出现偏食、挑食。在孩子偏食或挑食时,家长不要去评价;在平时也不要说孩子最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等等,那样反而会在不知不觉中强化孩子的这些行为。

  这时家长应该做的就是,自己保证不挑食的同时,无意中强调,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摄入的重要性等等。

  不用食物奖惩孩子

  有些家长把食物作为奖惩孩子的手段,孩子考试成绩好了,就奖励买巧克力或吃快餐等。结果,孩子就会逐渐喜欢上这些食物、吃快餐。因为,吃不仅仅是满足身体营养需要的事情,还是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很多引起孩子美好回忆的食物,孩子肯定会念念不忘、会强化记忆,如此势必会造成孩子对某类食物的偏食。

  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

  每天留出家人共同外出活动的时间,积累健康,享受快乐生活。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平时多陪陪孩子,不仅仅是六一这一天。

  马冠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责任编辑:李红)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六一、孩子、家长、健康 责任编辑:chinapolicy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端午节拼假出游性价比高 拼假3种.. 下一篇“五一”假日前要连上7天班 深呼..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