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椽笔翰墨寄乡情
2012-12-31 17:02:44 来源: 作者: 【 】 浏览:1239次 评论:0

原标题:椽笔翰墨寄乡情——访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金奖获得者李兆虬

李兆虬,知名国画家,却一直以地地道道的庄户人自居。莫言笔下那个有着红高粱、红萝卜的小县城高密,是他魂牵梦萦的心灵归宿。他用原汁原味的高密口音告诉记者,是农村成就了他。而他的画,述说的是一个农民对土地的情感。

  故乡是不竭的创作源泉

  高密虽是个小县城,但拥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丰富的民间艺术。生于斯长于斯的李兆虬,从小就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因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他便回家务农兼当民办教师。那时,他只有一个想法:假如有一天能离开这块土地,绝不再回来。

  22岁那年,李兆虬穿上军装,应征入伍。两年后重返故乡时,当看到手指上缠着胶布满身尘土的父亲,反手捶着腰眼满头麦芒的母亲,他激动得满含泪水。“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故乡对一个人的制约。对于生你养你、埋葬着你祖先灵骨的那块土地,你可以爱它、恨它,但你无法摆脱它。那是你的‘血地’。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个二十几岁才离开家的人来说,思想观念已钙化成型,方言土语将终生难改。当时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一切,已深入骨髓。”李兆虬说。

《秋月》 李兆虬

《武昌首义——攻占楚王台军械所》 岳海波 李兆虬

    于是,画过工农商学、古今中外各色人物的李兆虬,在临近知天命之年时,思想渐渐清晰。“我最想画的,还是我的故乡。虽身居闹市,但我的精神已回到故乡,我的灵魂寄托在对故乡的回忆里,尽管现在的故乡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故乡。”对于李兆虬来说,故乡那些形貌各异的乡亲,那些锈迹斑斑的铁锨、砧子,甚至是那片他曾努力想要离开的土地,都承载了太多难以磨灭的记忆。

  对故乡的深情,像酵母一样在李兆虬的创作中发酵,激发他的激情与灵感。他接连创作了《故乡人》、《大器》、《山之东》等系列作品,希望借此把自己对故乡一言难尽的复杂情感传达给读者。其中,作品《山之东》还获得2012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金奖。李兆虬说:“接下来,我将尽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继续我的故乡之旅,完成我自己心中故乡的重建。”

  好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一张画好与不好,人人都有发言权。一个画家是高是低,更是见仁见智。但是作为画家本人,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应该有清楚的认识。”在李兆虬看来,这取决于对画面造型的认识和表达。它直接影响并决定一幅绘画作品,甚至是画家本人整体的风格和品位。他说,不断地提高对造型的认识,是画家的首要任务。如果对造型的好坏不清楚、不敏感,甚至始终停留在原来的造型观念上,就不会长进,难免被淘汰。

  “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不断深入研究绘画传统,结合现代绘画的理性分析方法,在认识上改变先前传统造型程式化的理解,不再去关注单纯的一笔一划外在的东西,不去追求那种表面上的真实,注重表达精神上的真实,即内心情感的真实。这样产生出来的作品才能真切感人。”

  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复制的图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想要获得准确清晰的图像轻而易举。那么,艺术家的作品因何制胜?“在绘画创作中,我们就应致力于塑造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并用来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挚的主观情思。”李兆虬说,人们在观赏架上绘画作品时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画幅之内,由作者提供的具体物象而产生感受并发生共鸣;另一种是不全在画幅之内,因其有了抽象和超现实的因素,读者心中的想象就会更自由地飞翔,甚至和当时当地的心境以及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精神的“场”。

  “好的绘画作品,不是标本挂图,也不是看图识字。那些一目了然,面面俱到、言止意尽的作品,是对读者认知能力的严重低估和极大的不尊重。李兆虬说。

艺术创作应不断突破自我

  在《山之东》这幅作品中,李兆虬的绘画语言与以往的画作有所不同。他以厚重强烈替代了过去那种轻描淡写的表现方式,在画面中突出黑、白、灰三种颜色,用以表现画面的节奏,并对人物和景物打乱了时空进行自由组合。

  “我的艺术创作力争做到三点: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今人,不同于我自己。”李兆虬说,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艺术创作应当敢于突破自我,不断重复只会让自己与艺术的关联越来越远。

  近两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屡创天价,尤其是名家精品的市场价值呈现出跳跃性上升的态势。在李兆虬看来,艺术市场的火热,也影响了不少艺术家的创作,使得一些艺术家不断重复自己的创作,而对于艺术本身的研究有所停滞。“市场虽是试金石,但艺术家水准的高低不能完全靠市场来说话。艺术家要尊重市场,但要抵制住名利的诱惑,不能一味跟着市场走。我认为,艺术家还是应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可能一时市场不接受,但是,好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转,大家终究会接受。”

  抱着这种态度,李兆虬不断地在更新自己的绘画风格、表现方式等,“虽然改变自己如同伤筋动骨般”。2001年,40多岁的他去中央美院进修,泡图书馆、听讲座,只为使自己的艺术水平更上一层楼。无论每年参加几个展览,他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事,力求能有新东西呈现出来。为了寻求突破,他还经常看一些青年油画家、版画家的作品,看看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有哪些创新。“我不希望自己的画暮气沉沉、老态龙钟。”李兆虬笑着说。

  好画家离不开使命感

  在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信息时代,国画如何与当下文化语境结合呈现独特的审美意义与价值?对此,李兆虬有自己的看法:“一个好画家离不开使命感。罗丹曾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把眼前的事物画好,即是实践了‘笔墨当随时代’。山水花鸟等传统题材固然可以画,但是画家们不能无视自己的使命。总不能让200年后的画家来表现21世纪的现实生活吧?”

  因此,李兆虬用他手中的画笔,既画过济南“五三惨案”、胶济铁路大罢工,也画过汶川地震、春运纪事等现实生活中的林林总总。在内容上,他的画关注社会现实;在形式语言上,他运用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的手法,直接、广泛地描绘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物形象塑造从英雄化走向平民化。

  “画界有些艺术家声称自己为老百姓代言,实际上这样的话欠思量。艺术家并没有比其他行业的人在学识阅历等方面高,甚至在某些方面艺术家是欠缺的。一定要认识到我们就是老百姓,我们所表现的就是大众的生活和喜怒哀乐,绝不是高高在上的。”以农民自居的李兆虬,对身边的人和事,乃至是风景都有更细腻的感受。一次,他经过胡同口,听见一对卖杂货的夫妇高兴地说,明天又是个大晴天。大晴天对他们来讲意味着可以出摊,可以挣钱养家,因此他们心情晴朗。“如果无数个‘他们’的心情是晴朗的,那我们的国家也会是晴朗的。”回去后,李兆虬创作了《晴朗的天》这幅作品。

  今年春节,看中央新闻台直播春运,李兆虬深受触动。在火车、汽车站,他辗转于汹涌嘈杂的人流里,听他们的南腔北调,看他们或兴奋、或慌乱、或愁苦、或茫然的表情。之后,他创作了《春运纪事》。在阐述这幅画的创作意图时,李兆虬写道:“我知道,在难以计数的画的海洋里,有它没它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如同在菜市场里多一棵白菜少一头蒜,大可忽略不计。于国计民生无补,于那些农民工们无补,几乎没有任何意义。然而这毕竟是梗于我喉中的块垒,不吐不快。至于有无价值和意义,且不去管它罢。”这话如同他的画作,朴实无华,但真诚感人。

李兆虬1957年出生于山东高密。现为济南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大展览并获奖。2003年,《农贸市场》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优秀奖。《王贵与李香香》获“200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金奖、首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三等奖。2005年,《武工队》获“抗战胜利60年全国中国

稿源:中国文化报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画家、艺术、一个、笔墨、版画、画风 责任编辑:chinapolicy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且留柔情写英姿——读苏留英的花.. 下一篇潘福增:追求自然之美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本网概况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华夏国研顾问中心-政策网 www.chinapolicy.net 京ICP备19034765号